過去兩個月以來,由于俄烏沖突、全球通貨膨脹以及中國大陸部分城市疫情爆發導致區域封控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一些重要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減弱,促使了眾多頭部的智能手機廠商紛紛削減今年的出貨目標,同時縮減零組件訂單量。
此前消息顯示,蘋果已經削減了iPhone 13和iPhone SE 3各200-300萬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還爆料稱,中國各大安卓手機品牌2022年出貨計劃迄今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2022年原出貨計劃的20%),其中70%以上的訂單使用是聯發科芯片。
而隨后富邦投顧的調查報告稱,聯發科*新已將全年智能機芯片出貨量預期小幅下修到5.7~6億組。其中尤以旗艦型處理器削減*多。
但是,據韓國媒體The Elec的*新報道,蘋果雖然削減了二季度iPhone SE的產量,預計了削減20%,同時iPhone 13的產量也將削減,但是iPhone 13 Pro系列二季度的產量將會在原計劃基礎上增產1000萬部。
而且根據手機芯片大廠高通和聯發科*新公布的超預期的一季度業績,以及對于二季度和全年業績的指引來看,今年智能手機市場可能并沒有之前外界預期的那么糟糕。
手機芯片營收同比大漲56%!高通CEO:高端智能機未受需求放緩影響
4月28日消息,手機芯片大廠高通(Qualcomm)于美國股市周三(4月27日)盤后公布了2022會計年度第二財季(截至2022年3月27日為止)的財報: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營收同比增長41%,達到了創紀錄的111.58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7%至29.34億美元,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同比增長69%至3.21美元,大幅超出分析師的預期。
根據Refinitiv的調查,分析師預期高通第二財季營收、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各為106.0億美元、2.91美元。
展望二季度(第三財季)的業績,高通預期營收將介于105-113億美元(中間值為109億美元)之間(去年同期營收為80.60億美元,同比將增長30%至40%)、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將介于2.75-2.95美元(中間值為2.85美元)之間。
而Refinitiv匯總的市場共識值顯示,分析師預期高通第三季營收為99.8億美元。
第二財季的各業務表現:
高通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技術授權事業)第二財季營收同比下滑了2%至15.80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至73%;第三財季營收預估將介于14-16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15億美元)。
高通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事業(包括Snapdragon移動芯片)第二季營收年增52%至95.48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年增10個百分點至35%;第三財季營收預估將介于91-96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93.5億美元)。
高通指出,QCT第二財季稅前利潤(EBT)年增111%至33.40億美元,已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增長率超過100%。
高通QCT事業部的細節數據顯示,第二財季手機芯片營收同比增長56%,達到了63.25億美元,射頻前端芯片營收同比增長28%至11.60億美元,車用芯片營收同比增長41%至3.39億美元,物聯網(IoT)芯片營收同比增長了61%至17.24億美元。
根據StreetAccount的統計,分析師預期高通第二財季QCT、QTL業務營收分別為88.6億美元、15.5億美元。
高通指出,其Android手機芯片主要客戶包括三星(Samsung)、小米、OPPO、vivo以及榮耀。
雖然,中國防疫封鎖、俄烏戰爭和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率讓手機市場買氣遭受沖擊,但高通CEO Cristiano Amo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端智能手機并沒有像低端手機那樣受到需求放緩的影響。
聯發科一季度營收超318億元,手機業務占比53%!預計全年營收將增長20%
4月27日,聯發科舉行線上法說會,正式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聯發科一季度總營收1427.11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18.08億元),實現10.9%的季度增長和32.1%的年增長率,本季度營業利潤為364.67億新臺幣(約合81.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5%。
聯發科表示,第一季度營業費用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了24.7%,主要因本季研發投入費用增加,公司一季度研究發展費用為285.4億新臺幣(約合63.61億元人民幣),同時管理費用也增長到了33.6億新臺幣(約合7.49億元人民幣),銷售費用同比略有增長,約為34億新臺幣(約合7.58億元人民幣)。
在法說會上,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指出,近幾個月全球總體經濟面臨通膨及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不可避免地影響產業的供給及需求。盡管如此,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聯發科技**的產品組合、技術升級及各產品線市占率拓展仍將**公司成長。
蔡力行表示,在2022 年聯發科第一季營收當中,手機業務占比53%,較2021年一季度增長28%,較2021年第四季增長13%,主要來自5G 手機出貨量成長以及成功切入旗艦機市場。
雖然,全球智能手機需求趨緩,但是聯發科預期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去年持平,約為13.5億部,相較上季預估成長低個位數百分比。
另外,聯發科對2022年全球5G手機滲透率成長至50% 的看法不變,約為6.6 至6.8億部,盡管略低于2022年第四季預估的7億部,但仍較2021年成長30%。對于聯發科來說,將受益于5G新機推出及全球市占率成長,預期2022年在中國以外地區的5G手機出貨量將較2021年將倍增。
目前,聯發科旗艦及高端手機芯片包括天璣9000、8100 及8000,擁有業界**的計算性能、多媒體及功耗表現,今年一季度多款采用天璣9000、8100 及8000 芯片的智能手機已上市,并受到消費者高度認可,其中數款手機更是成為了熱銷機型。
今年第二季度還將有更多采用天璣9000、天璣8000系列的旗艦及次旗艦機型上市,并在下半年出貨至中國、歐洲、印度及東南亞國家等地區。此外,聯發科支持5G毫米波SoC芯片也將如期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將進一步深化聯發科技在全球市場的布局。
對于大陸封城與全球通膨壓力導致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下滑的問題,蔡力行表示,大陸5G手機出貨量確實有下降,但沒有所謂的價格戰,考量未來二年5G滲透率可達70%,聯發科通過印度、歐洲等地市占提升,今年5G芯片出貨量仍可年增30%。
至于4G手機市場方面,隨著聯發科技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占率的拓展,也將進一步推升其全球市占率及4G 營收。在5G 及4G 全球拓展下,聯發科相信其2022 年手機業務營收將持續增長。
在智能終端平臺方面,蔡力行指出,其在聯發科第一季營收當中的占比約為39%。隨著Wi-Fi 6 升級持續,以及針對電視與平板電腦的高端產品提升產品組合的帶動下,營收較2021 年同期增長了35%,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長了7%。其中,預期來自Wi-Fi 6、5G基帶、5G 平板、10GPON 及4K智能電視的營收在2022年均將得到強勁增長。另外,聯發科也持續通過全球電信營運商、筆記本電腦OEM、汽車及ASIC 客戶以拓展全球市占率。受益于技術升級及市占率成長,預期2022 年智能終端平臺將強勁成長,為2022 年聯發科營收成長提供*大的貢獻。
*后在電源管理芯片方面,蔡力行強調第一季各應用均呈增長態勢,營收較2021 年同期大幅增長52%,較2021 年第四季也增長了21%,整體占第一季總營收約8%。預期5G 及Wi-Fi 6 升級的相關需求,以及在快充、車用以及工業相關應用的成長,將帶動2022年聯發科電源管理芯片營運維持強健。
展望第二季度的業績,聯發科預期三個營收類別均將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其中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長率*高,主要是受益于旗艦及高端芯片放量。此外,穩健的4G 需求及Wi-Fi 業務也將支持聯發科營收繼續增長。
如果以美元對臺幣1 比28.5 的匯率基礎計算,預估第二季度,聯發科營收將在新臺幣1470 億至1570 億(約合人民幣327.56億至349.95億元)之間,與2022 年第一季相較,約增長3% 至10%。與2021年同期相比,則約增長17% 至25%。營業毛利率預估將為49% ± 1.5%。
總結來說,聯發科持續朝著2022年營收成長20%、毛利率48% 至50%,以及三年營收年均復合成長率(CAGR) 達中雙位數百分比(mid-teens%) 的目標邁進。